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1839年6月虎门销烟后,并没有斩断鸦片贸易,鸦片贸易从地上进入地下愈演愈烈,林则徐本人称:“义律宣言于众,更要大卖鸦片。”林则徐继续采取强硬立场,要求外国鸦片商人立下文书,保证永不夹带鸦片到中国来,结果却遭到英国商人的坚决抵制。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采取进一步行动,封锁澳门,禁止向英国人提供食物,并下令中国仆人离开英国雇主。8月17日,林则徐在澳门下驱逐令[42],不准英国逗留。9月4日,义律带领新到兵船一只,至九龙,要求购买食物不遂,实行开炮,中国水师船炮台猛烈还击,各有伤亡。9月下旬,义律返回至澳门,谓英船现无鸦片,可共同搜验,如经查出,货物没收,烟商驱逐,由在粤英商共行出结,领事盖印连签

中国镇压鸦片贸易之后,人们讨论英国将如何回应,因此前美国和英国民众都对英国支持鸦片贸易感到愤怒。许多英国公民同情中国人,并希望停止鸦片的销售。 然而,人们对英国外交官受到的对待,以及清朝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极为愤怒。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业集团纷纷鼓吹发起战争。9月30日,英国纺织业城市曼彻斯特39家公司和厂商联合致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禁烟是对英国之“侵略行为”,“希望政府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10月1日,英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出兵中国问题。 内阁会议经过讨论后,作出“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之决定。内阁会议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派遣舰队。由于贩运鸦片由始至终只是民间走私行为,并非英国国策。英国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

1840年1月5日,道光皇帝调林则徐为两广总督,以便贯彻对英国政策。 林则徐专门断绝英国贸易。林则徐严格执行经济封锁,根绝英国船只一切接济。1月5日,道光帝下旨断绝与英格兰的贸易,禁止一切英国船只进口,并将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复严禁他国商人,不许私代英商带运货物。

英国显示实力,派遣远征军于1840年6月开抵中国,遂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懿律率领英国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军主力抵达广东后,见广州一带布防严密,认为在当地采取军事行动的效果不大,在距离京师较近的地方进行一次有效的打击,能更有效的逼迫清廷屈服。鉴于此,英方除留四艘军舰和一艘武装轮船继续封锁珠江口外。主力舰队则按照英方既定的对华作战部署,从广东启程北上进攻浙江舟山列岛。

定海之战(第一战)英军攻击清军帆船

1841年2月27日,英军攻陷乌涌炮台,清军总兵祥福以下500余人阵亡,余部溃散。3月2日,英军又西陷猎德炮台,英舰进至广州城下,游弋于二沙尾、大黄滘内外。

1842年8月,清军节节败退,英军抵达南京。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号上正式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双方终于在1842年8月29日订立《南京条约》,战事始告平息。条约正式签字,通称为《南京条约》,中国名之为“《万年和约》”

《南京条约》签订

此场战争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也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一个历史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分享到 :
相关推荐